各位朋友, 有關於安息日這個題目會以"問答"形式來簡單說明! 問題都是從普遍基督徒對於安息日這個議題所發出的!
問: 什麼是安息日? 安息日又是一星期中的哪日?
答: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安息了." (創世紀 2:1-2)
"安息"(Sabbath) - Strong's Concordance 7673 shabath - 這詞在希伯來文中的意思就是停止, 休息(to cease, desist, rest). 安息日就是一星期中最後的一日(第七日 - 就是現今的星期六)
答: 安息日是主在完成創造天地萬物後所設立的, 是一週中分別出來的"聖日", 主應許在這日賜下福氣.
"神賜福給第七日, 定為聖日, 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 就安息了." (創世紀 2:3)
"And God blessed the seventh day, and sanctified it: because that in it he had rested from all his work which God created and made." (Gen 2:3)
根據Merriam-Webber字典, "Sanctify"其中含有的意思為: 分別出來為'神聖的目的' 或 '宗教用途' / 使純淨 (Sanctify could mean to set apart to a sacred purpose or to religious use/ purify) 朋友們, 在創世紀中雖然沒有明文說明安息日是用作敬拜的日子, 但我們或許可從這"Sancify"中的意思來看出上帝的用意!
安息日除了是聖日之外, 它還清楚告訴我們:
1)誰才是宇宙中唯一的真神(天父 - 哥前 8:6)
2)誰才是宇宙中的創造主 - 天父: 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創造世界
3)誰是救贖主 - 天父: 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救贖我們
用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以上三點: 就像一位畫家他用了六日完成了一幅畫(每天完成一部分), 表面上看來是完成了但其實還差一件最重要的事, 那就是畫家要把他自己的名字記錄在畫上以此證明這幅傑作是出自誰的手筆, 這才算真正的把作品完成. 如果沒有了畫家的親筆簽名, 誰都可以'聲稱'這幅畫是他自己的作品, 對嗎? 同樣地, 那提醒我們要遵守安息日為聖日的第四誡中正有耶和華的名字 "因為六日之內, 耶和華造天, 地, 海, 和其中的萬物, 第七日便安息. 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 定為聖日." (出埃及記 20: 8-11)
主在六日完成創造天地萬物之後所設立的安息日就如那簽名一樣, 衪除了藉安息日賜福給世人的同時, 亦以此表明及提醒世人誰才是宇宙的主宰, 真正的創造主 - 獨一的真神! 換言之, 安息日就是上帝向世人表明的證據 - 因為世上有許多的假神, 為了分別一切的假神, 主就將安息日賜給祂的子民作為憑據及提醒他們宇宙之中只有一位真神 - 就是天父耶和華, 是祂創造天地(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而不是巴力或像印度教的三合一(the Hindu triad)三位一體 (梵天 - 毗濕奴 - 濕婆) 的假神等等 "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 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 我們也歸於他." (哥林多前書 8:6) "我(一位)是耶和華, 在我以外並沒有別神, 除了我以外再沒有神."(以賽亞書 45:5)
除此之外, 這位真神耶和華(天父)還把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使我們在祂裏得以安息!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 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除了我以外, 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埃及記 20: 2-3)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但第七日, 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 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 和伸出來的膀臂, 將你從那裡領出來, 因此, 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申命記 5: 13-15)
世人在還未認識耶和華之前, 都是罪的奴僕(羅馬書 6:17), 像昔日的以色列人在埃及中為奴一樣, 而正因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 祂不單止有創世的大能還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 '第二次創造' 我們 - 這指的是基督向尼哥底母所說的重生 "耶穌回答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 人若不重生, 就不能見神的國....耶穌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 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 就不能進神的國." (約翰福音 3: 3&5) 耶穌所指的重生就是人應藉著洗禮(水)和常存上帝的道(神的靈/聖靈)在心中而重生. 換言之, 耶穌所指的是屬靈上的重生 - 就是有新的品格 & 生命. 這新的生命/品格是從神的話語(聖靈)而來的 "你們蒙了重生, 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 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 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Being born again, not of corruptible seed, but of incorruptible, by the word of God, which liveth and abideth for ever." (彼得前書 1: 23)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 肉體是無益的.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 就是靈, 就是生命." (約翰福音 6: 63)
各位朋友, 世人固然都犯了罪(羅馬書 3: 23)本應受到罪的刑罰 - 就是死(羅馬書 6: 23), 但因天父的大愛衪竟賜下衪的獨生子為我們的罪而死, 除了卸免我們的罪, 將從我們從罪中救出來(Save us FROM sin, not IN sin), 更將衪的靈及永生藉著祂兒子賜給我們" (約翰福音 3: 16) 難道這不是對凡願意認罪悔改跟從他的人第二次的'創造'嗎?
4)安息日也是順從, 交託和信靠真神的憑據.
i) 昔日, 耶和華曾藉著遵守安息日作為衪子民順從的憑據 "我對他們說, 你們各人要拋棄眼所喜愛那可憎之物, 不可因埃及的偶像玷污自己.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將我的律例賜給他們, 將我的典章指示他們. 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 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 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為聖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你們要順從我的律例, 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且以我的安息日為聖. 這日在我與你們中間為證據, 使你們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以西結書 20: 7, 11, 12, 19, 20)
ii) 另外, 安息日也含有交託和信靠神的含義. 請往下到 "為何絕大多數的信徒都以星期日(一週的第一天)代替星期六為主日(安息日)呢?" 的F段查看!
各位朋友, 安息日的含義特別嗎? 它向世人清楚指出了: 1)誰才是這宇宙中唯一的真神 - 天父耶和華(約 17:3, 哥前 8:6 & 以弗所書 4:6等等), 而不是現今基督教流行所教導由父, 子, 聖靈三位永恆存在結合的一神(三位一體)或其他神明. 2)誰是創造及救贖主, 3)主亦藉著此日作為衪子民順從這位真神教導的憑據! 正因安息日含有如此重要的意義, 撒旦才以"偽安息日"(星期日)/"三位一體"這些沒有聖經根據的教義混淆視聽, 以致信徒把本應屬於上帝的敬拜/榮耀歸於撒旦也不知道. 所以作為愛主的門徒應該禱告祈求神/基督的的靈(聖靈)帶領認識真理及自行查考聖經, 不要只靠某牧師或教會或神學家所說的為'絕對'真理, 切勿守'人的遺傳'以致令上帝(天父)蒙羞!
各位愛主的朋友,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 神並不監察, 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使徒行傳 17: 30)
"耶穌說, 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 是不錯的, 如經上說,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 心卻遠離我. 他們將人的吩咐, 當作道理教導人, 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 拘守人的遺傳." (馬可福音 7: 6-8)
問: 安息日雖然被定為聖日, 但這聖日只屬於上帝自己的, 與我們(人類)有什麼關連呢? 另外, 不是直到在西乃山時上帝才頒佈十誡(要求以色列民遵守安息日)嗎? 但在此之前, 舊約聖經中似乎沒有記載要求世人遵守安息日的經文.....更何況上帝賜下安息日的對像不只是以色列人嗎(出埃及記 )? 我們現在是處於新約恩典中, 安息日只是舊約的產物與我們外邦信徒沒有關係.....
答: 以上這些問題就由昔日親手設立安息日的耶穌基督來回答(約翰福音 1:3, 希伯來書 1:2, 哥林多前書 8:6 & 歌羅西書 1:16), 相信各位信徒應該沒有異議吧! 且看耶穌是怎樣用一句說話來解答這些問題吧.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 (馬可福音 2: 27) "The sabbath was made for man (444 anthropos), and not man for the sabbath, Therefore the Son of man is Lord also of the sabbath." (Mark 2: 27-28)
注意: 主日(Lord's day)是指主的聖日, 根據耶穌自己所說主日就是安息日(星期六而不是星期日) ; 試想想在忙碌的一周中最後一天(星期六)休息不是很合理嗎? 信徒們稱星期日為主日是沒有聖經根據的! 關於星期日為主日在聖經中的論據會在稍後部分提及.
以上這節經文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安息日原是為 "人類" 而設立的, 基督沒有說安息日是只為以色列人或只為活在"舊約"的人而設的. 更準確的說是為所有人類今生和來世的福祉而設立的. 在經文中的 "人"(Strong Concordance 444 anthropos - a man, human, mankind)這詞可解作為"個人或全人類", 而根據這節經文的前文後理我們得知:
1)基督宣告他才是安息日的主(因他就是設立安息日的那位)
2)這位安息日的主宣告安息日是為"人類"的福祉而設立的: 他引用大衛和跟從他的人在饑餓時取了大祭司的陳設餅充飢一事來說明這道理 "耶穌當安息日, 從麥地經過. 他門徒行路的時候, 掐了麥穗法利賽人對耶穌說, 看哪, 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作不可作的事呢. 耶穌對他們說, 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 缺乏飢餓之時所作的事, 你們沒有念過 . 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 怎麼進了神的殿, 喫了陳設餅, 又給跟從他的人喫. 這餅除了祭司以外, 人都不可喫. 又對他們說,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馬可福音 2: 23-28)
還記得主在第七日設立安息日時以色列人還未存在呢 (罪還未入世, 所以安息日與贖罪無關, 不是因為人犯了錯才設立的)! 當時只有亞當/夏娃作為"人/全人類"的代表.
換言之, 只要一日有人類存在, 安息日(一週中的第七日)就一直存在 - 不分種族, 不分時限(從亞當一直到將來永永遠遠). 而所有人(不管是信徒或外邦人)也有權利去享受上帝所賜下的福氣並且有義務遵守這日為聖日! 甚至將來在新天新地時我們也要遵守安息日為聖呢! "耶和華說, 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 怎樣在我面前長存, 你們的後裔和你們的名字, 也必照樣長存. 每逢月朔, 安息日, 凡有血氣的必來在我面前下拜. 這是耶和華說的." (以賽亞書 66: 22-23)
各位朋友, 上帝一早就定意要將安息日中的福氣賜給世人(藉著在這聖日人們放下一週忙碌的工作, 使到身, 心, 靈得以舒暢, 思考及親近上帝對我們的大愛), 可惜的是現今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或遺忘或對安息日有誤解, 就像當初剛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民一樣! 所以上帝才在第四誡中提醒我們要 "記念安息日, 守為聖日"! 諷刺的是, 偏偏世人把真安息聖日遺忘了!
"當記念安息日, 守為聖日.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 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 僕婢, 牲畜, 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 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因為六日之內, 耶和華造天, 地, 海, 和其中的萬物, 第七日便安息. 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 定為聖日." (出埃及記 20: 8-11)
安息日亦是上帝試練他子民的的一個途徑, 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中拯救出來不久後, 他們因在曠野得不到從前在埃及時所得到的食物而向上帝發怨言的緣故, 上帝便賜下他們所需要的食物同時, 亦教導和賜下安息日給他們作為試煉. 換言之, 上帝期望祂的的子民有責任去遵守安息日的.
"耶和華對摩西說, 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 百姓可以出去, 每天收每天的分, 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 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出埃及記 16: 4-5)
為什麼以色列人在第六天需要比平日多收一倍呢? 因為第七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 "六天可以收取, 第七天乃是安息日, 那一天必沒有了." (出埃及記 16: 25-26)
可惜以色列人還是不肯聽從上帝的教導 "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甚麼也找不著. 耶和華對摩西說, 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 要到幾時呢. 你們看, 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 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 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 不許甚麼人出去. 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出埃及記 16: 27-30)
同樣地, 上帝亦期望他現今的子民也遵守安息日. 或許有人還會堅持說: 安息日只是給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遵守的 "故此, 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出埃及記 31:16) , 外邦人則母需要遵守....但保羅告訴我們, 但凡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人都算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靈上的以色列人). 不單如此, 他們還被算為神的兒子呢! "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 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 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 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 說, 『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 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 都是神的兒子.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 都是披戴基督了. 並不分猶太人, 希利尼人, 自主的, 為奴的, 或男或女. 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 裡都成為一了. 你們既屬乎基督, 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 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加拉太書 3: 7-9 & 26-29) "所以人得為後嗣是本乎信. 因此就屬乎恩. 叫應許定然歸給一切後裔. 不但歸給那屬乎律法的, 也歸給那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 (羅馬書 4: 16) 我們既因著信在屬靈上屬於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 也是神的兒子, 那麼我們就更加應該遵守律法了, 如昔日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為聖日一樣為永遠的約!
正如以上所說, 安息日的設立是給全人類的, 而不是單單只給以色列人遵守, 若外邦人, 甚至太監願意也應遵守呢! "謹守安息日而不干犯, 禁止己手而不作惡. 如此行, 如此持守的人, 便為有福. 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 耶和華必定將我從他民中分別出來. 太監也不要說, 我是枯樹.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 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 揀選我所喜悅的事, 持守我約的太監. 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 在我牆內, 有記念, 有名號, 比有兒女的更美. 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 不能剪除. 還有那些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 要事奉他, 要愛耶和華的名, 要作他的僕人, 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 又持守他〔原文作我〕約的人.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 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 他們的燔祭, 和平安祭, 在我壇上必蒙悅納. 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以賽亞書 56: 2-7) "你若在安息日掉轉〔或作謹慎〕你的腳步, 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 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 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 而且尊敬這日, 不辦自己的私事, 不隨自己的私意, 不說自己的私話, 你就以耶和華為樂. 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 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 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 (以賽亞書 58: 13-14)
朋友們, 看到了主在持守安息日的人(不論是外邦人與否)身上的應許及賜福嗎?
各位朋友, 主既在創世時設立安息日, 其目的之一當然是要世人遵守以此得福, 如他所說: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所以縱使在西乃山頒佈十誡之前, 舊約聖經中似乎沒有清楚記載要求世人遵守安息日的經文, 但我們也可通過查考聖經和設立安息日的那位(耶穌基督)口中得知實情.
另外, 我們不妨從以下這些經文的記載來思考一下: 上帝是否真的在西乃山之前沒有要求世人遵守他的律法(包括守安息日)?
1) 根據保羅, 律法的作用是把罪顯出來的 "只是非因律法, 我就不知何為罪" (羅馬書 7:7), 保羅又說: "沒有律法之先, 罪已經在世上. 但沒有律法, 罪也不算罪." (羅馬書 5:13) 保羅在這裏所說的"沒有律法之先"是指上帝還未在西乃山頒佈十誡之前, 罪已經在世上! 換句話說, 律法(誡命)當時已經存在否則便不能將罪顯現出來因為 "但沒有律法, 罪也不算罪". 若上帝的律法要在西乃山公佈時才存在生效, 那麼阿當及其後人直到摩西為止所犯的罪並不能算為罪了. 但既然律法已存在, 那麼守安息日的要求是否也存在呢?
2) "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 遵守我的吩咐, 和我的命令, 律例, 法度." (創世紀 26:5) "Because that Abraham obeyed my voice, and kept my charge, my commandments, my statutes, and my laws."(Gen 26:5)
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遵守安息日的要求也記載在十誡中(第四條誡命)而這些誡命不但之前已經存, 就連耶穌死後也沒有改變. 且看耶穌是怎麼說的.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 我來不是要廢掉, 乃是要成全. 實在告訴你們, 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 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 都要成全.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 又教訓人這樣作, 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 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 又教訓人遵行, 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 5: 17-19) "Think not that I am come to destroy the law, or the prophets: I am not come to destroy, but to fulfil (Strong's Concordance 4137. pléroó). For verily I say unto you, Till heaven and earth pass, one jot or one tittle shall in no wise pass from the law, till all be fulfilled. Whosoever therefore shall break one of these least commandments, and shall teach men so, he shall be called the lea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but whosoever shall do and teach them, the same shall be called grea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Matt 5:17-19)
耶穌在這裏清楚指明律法是永恆不變的 "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 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 都要成全." 他來到地上為我們的罪而死救贖我們, 從而滿足/成全(fulfil)了律法對犯罪結果的要求 -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 (羅馬書 6: 23) 若然上帝的律法是可以因為某些原因而更改或廢除的話, 那麼天父便不用賜下他的獨生子來到世上為人的罪死在十架上了. 試想一想, 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 哪有一位父親會選擇這方法呢?
"成全"(fulfil: 4137 pléroó)一詞, 它的意思就是指 "使之充實, 完成" (to make full, to complete). 在經文中耶穌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 我來不是要廢掉, 乃是要成全." 對"成全"一詞耶穌的意思有二: 1)耶穌來到地上代替我們滿足/成全(fulfil)了律法對犯罪結果 - 罪的工價乃是死. 2)他指出及更清楚解釋律法對世人的'更高'要求, 從而使上帝的律法圓滿/使之充實(to make it full).
"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 說, 『不可殺人,』 又說, 『 凡殺人的, 難免受審判. 』 只是我告訴你們, 凡向弟兄動怒的, 難免受審判. 〔 有古卷在凡字下添無緣無故的五字〕凡罵弟兄是拉加的, 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 難免地獄的火.....你們聽見有話說, 『不可姦淫. 』只是我告訴你們, 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 這人心裡已經與他犯姦淫了....又有話說, 人若休妻, 就當給他休書. 只是我告訴你們, 凡休妻的, 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 就是叫他作淫婦了. 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 也是犯姦淫了....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 說, 『不可背誓, 所起的誓, 總要向主謹守. 』只是我告訴你們, 甚麼誓都不可起, 不可指著天起誓, 因為天是神的座位. 不可指著地起誓, 因為地是他的腳凳. 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 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 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馬太福音 5: 21-22, 27-28, 31-36)
朋友們看到了嗎? 基督不但沒有廢掉舊約時代的律法與教導, 他還把舊約誡命的定義 '提高' 一個層次 - 例如: 不單只是在行動上不能犯姦淫, 就連在思想上動了淫念也算為犯姦淫....
有人或許會說: 你說的不錯, 但是當基督死後新約便開始了, 我們正處於新約恩典中 "所以〔有古卷作因為〕我們看定了, 人稱義是因著信, 不在乎遵行律法."(羅馬書 3:28) "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 乃在恩典之下." (羅馬書 6:14) 所以舊約的律法對我們並不適用......請等等!
請看保羅怎說: "這樣, 我們因信廢了律法麼. 斷乎不是, 更是堅固律法." (羅馬書 3: 31) "這卻怎麼樣呢. 我們在恩典之下, 不在律法之下, 就可以犯罪麼. 斷乎不可." (羅馬書 6:15) "其實我在神面前, 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 正在律法之下." (哥林多前書 9: 21) 換言之, 正因我們在基督的恩典之下才更不應該犯罪, 反而應該遵守誡命. 試想想, 是什麼殺死基督的呢? 就是我們的罪! 世人本應要嘗永死的滋味, 但上帝卻賜下大恩使人能藉著信心接受基督而罪得赦免, 白白稱義, 得生!『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 1:17) 既是這樣, 難道我們還應該再次犯罪嗎?
正如人犯了超速的交通條例一樣, 本應要被罰款但後來在求情的情況下卻被免去了罰款(在恩典之下, 不在律法之下). 請問日後那人應該更遵守交通條例(堅固律法)還是可在恩典之下繼續超速呢?
正因為我們是處於恩典之下(新約), 所以更加應該鞏固和遵守律法! 順帶一提, 不管是舊約/新約, 上帝的律法都是兩約的核心, 從來沒有改變, 重點都在於當世人都順從上帝的教導和律法, 耶和華便應許賜福給他們. 再者, 聖經是一體性的, 記載在新約時代的事情都與舊約時代有莫大關連的, 這點可在耶穌和使徒們引用舊約中的經文/事件上看出(例如: 申命記 6:4, 利未記 19:18 & 馬可福音 12: 29-30, 雅各書 2: 8-11). 如果舊約的十誡已被廢掉, 那麼為何耶穌和門徒依然引用舊約這些經文呢? 另外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舊約/新約, 請到舊約/新約連結查看!
至於保羅所說的 "人稱義是因著信, 不在乎遵行律法" 這節經文經常被信徒引用來證明我們只要憑信心信靠基督便能得救, 行為(遵行律法)並不重要. 真的嗎? 請看雅各是怎樣說的:
"我的弟兄們, 若有人說, 自己有信心, 卻沒有行為, 有甚麼益處呢. 這信心能救他麼....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 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 豈不是因行為稱義麼.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 而且信心因著行為纔得成全. 這就應驗經上所說, 『亞伯拉罕信神, 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 這樣看來, 人稱義是因著行為, 不是單因著信.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 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 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麼.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 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雅各書 2: 14, 21-26)
表面上看來, 保羅說的是'因信稱義'而雅各所說的是'因行為稱義', 看似矛盾但其實不然! 因為信心與行為是連在一起的, 不能分割! 請留意, 不是 'Faith and Works' 而是 'Faith that works'. 正如雅各所說 "信心是與行為並行, 而且信心因著行為纔得成全".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11章中也提及多位先賢(包括猶太人及外邦人)的經歷作為信心是與行為並行的例子! 保羅同樣在羅馬書上較後的部分提到亞伯拉罕須憑信心被稱為義, 但他仍然以行為(受割禮)作為因信稱義的憑據 - 信心因著行為纔得成全的另一例子 "...因我們所說, 亞伯拉罕的信, 就算為他的義. 是怎麼算的呢. 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 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 不是在受割禮的時候, 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 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以行為認證信心), 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 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 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 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禮, 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 未受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 (羅馬書 4: 9-12)
所以, 縱使我們處於新約當中, 我們仍須需要以行為(遵守律法)來顯出自己的信心. 簡單來說, 根據聖經, "因信稱義" 就是指當人憑著信心信靠基督就可白白得到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救恩, 而非憑行為 (以弗所書 2:8-9). 但得救稱義後, 信徒若要在主內繼續"因信稱義"的話, 那他就必須離開從前的惡行, 結出聖靈的果子來. 換言之, 他的 '行為' 必須與悔改的心(信心)相稱. 可惜的是現今很多基督徒只喜歡引用或接受一些符合他們心意的經文而並沒有與其他聖經經文一併來理解, 這是很危險的!
就如現今流行的說法聲稱我們只憑信心便可得救, 守不守誡命並不重要, 又有一種說法聲稱一次得救永便遠得救.... 但朋友們, 你們可知道行義的及世人將來都是按著行為受審判時嗎?
"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 為自己積蓄忿怒, 以致神震怒, 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 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羅馬書 2: 5-6)
"因為我們眾人, 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 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 或善或惡受報." (哥林多後書 5: 10)
"主阿, 慈愛也是屬乎你. 因為你照著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詩篇 62: 12)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 無論大小, 都站在寶座前. 案卷展開了. 並且另有一卷展開, 就是生命冊. 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 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 (啟示錄 20: 12)
"人子阿, 你要對本國的人民說, 義人的義, 在犯罪之日不能救他....義人在犯罪之日也不能因他的義存活....他若倚靠他的義而作罪孽, 他所行的義, 都不被記念. 他必因所作的罪孽死亡." (以西結書 33: 12-13)
"從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 後來就把那些不信的滅絕了." (猶大書 1: 5)
"我是真葡萄樹, 我父是栽培的人. 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 他就剪去 ..." (約翰福音 15: 1-2)
** 請問這些經文是否證明了我們只須憑信心, 不需行為便能得救呢? 又是否一次得救永便遠得救? 當然不是! 反而證明信徒如果真的是"因信稱義"的話, 他就更加需要行義! "小子們哪, 不要被人誘惑, 行義的纔是義人. 正如主是義的一樣." (約翰一書 3:7) 各位朋友, 正如約翰所說 '不要被人誘惑' , 要提防假教師所教的歪理 "你當竭力, 在神面前得蒙喜悅, 作無愧的工人, 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 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他們的話如同毒瘡, 越爛越大...他們偏離了真道......" (提摩太後書 2: 15-18)
在此要強調一點, 遵守安息日並不能使我們得救(加 2:21)因為我們"得救是本乎恩, 也因著信, 這並不是出於自己, 乃是神所賜的. 也不是出於行為, 免得有人自誇." (以弗所書 2: 8-9) 在這世上, 絕對沒有人能拒絕基督的救恩而靠行為行善而得救的! 如果可以的話, 那我們自己豈不是成了救贖主? 基督徒之所以應該遵守十誡(包括遵守安息日)是因為他們已經得救重生了, 在基督裏成了新造的人(哥後 5: 17). 又因愛神和主的關係而甘心自願遵守. 耶穌說 "你們若愛我, 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我們若愛神, 又遵守他的誡命, 從此就知道我們愛神的兒女. 我們遵守神的誡命, 這就是愛他了. 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 因為凡從神生的, 就勝過世界. 使我們勝了世界的, 就是我們的信心." (約翰一書 5: 1-4)
還有兩種流行的說法就是 1) '因我們在基督裏而基督已為我們遵守了一切的律法, 所以我們已不再需要遵守律法了'. 2) 因我們在基督裏而就不会再被定罪. 首先, 我們要清楚何謂 "在基督裏"? 讓耶穌本人親自解答吧!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 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 凡你們所願意的, 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約翰福音 15:7) 耶穌清楚說明 "在基督裏" 的意思就是有他的教導常存在心裏而不是可以拋開不用理會, 但單單只把教導存在心裏而不去行的話, 那有用嗎? 耶穌說: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 這人就是愛我的. 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 我也要愛他, 並且要向他顯現." "你們若愛我, 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約翰福音 14: 21 & 15)
所以很明顯的是: 若我們 "在基督裏", 我們自然會自願去遵守他的律法(不被律法定罪)而不是找藉口來逃避遵守律法的責任. 正如那智者所羅門所說的"這些事都已聽見了. 總意就是敬畏神, 謹守他的誡命, 這是人(man/mankind)所當盡的本分." (傳道書 12:13)
不要忘記, 基督在世時以身作則遵守上帝一切的律法(包括十誡 - 守安息日) "耶穌來到拿撒勒, 就是他長大的地方. 在安息日, 照他平常的規矩, 進了會堂, 站起來要念聖經." (路加福音 4:16) "到了迦百農, 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 (馬可福音 1: 21)
縱使耶穌死後聖經也從來沒有提及到這十條誡命中的任何一條有所改變(包括守安息日). 所以, 不管在耶穌生前或死後, 遵守安息日這誡命依然生效: "那日是預備日, 安息日也快到了. 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 跟在後面, 看見了墳墓, 和他的身體怎樣安放. 他們就回去, 預備了香料香膏. 他們在安息日, 便遵著誡命安息了." (路加福音 23: 54-56)
"保羅和他的同人, 從帕弗開船, 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 約翰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 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 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 在安息日進會堂坐下." (使徒行傳 13: 13-14)
"他們出會堂的時候, 眾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 再講這話給他們聽.....到下安息日, 合城的人, 幾乎都來聚集, 要聽神的道." (使徒行傳 13: 42-44)
"當安息日, 我們出城門, 到了河邊, 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 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 (使徒行傳 16: 13)
"保羅和西拉, 經過暗妃波里, 亞波羅尼亞, 來到帖撒羅尼迦, 在那裡有猶太人的會堂. 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 一連三個安息日, 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 (使徒行傳 17: 1-2)
"每逢安息日, 保羅在會堂裡辯論, 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 (使徒行傳 18: 4)
注意: 使徒行傳所記錄的事情是發生在耶穌死後!
另外, 耶穌在世時門徒曾問耶穌 " 請告訴我們, 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將來耶路撒冷被毀一事). 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 有甚麼預兆呢." (馬太 24:3) 耶穌除了預言將來發生的一些事情之外, 他還說"你們應當祈求, 叫你們逃走的時候, 不遇見冬天, 或是安息日." (馬太 24:20) 顯然易見的是安息日在耶穌死後的將來仍然存在和生效.
既然耶穌與門徒都是遵守安息日而且聖經中從來沒有提及過十誡中的任何一條有所改變, 那麼為何現今大部分的信徒却認為十誡(包括守安息日)已經過時了? 曾聽見有些人說誡命依然生效但除了第四誡之外, 那是為什麼呢? 難道這第四條誡命不比其餘九條重要嗎?
朋友們, 你們愛耶穌嗎? 你們願意跟隨基督的教導去行而不是將他的犧牲, 對我們的愛當作擋箭牌嗎?
正如早前提到的 "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 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 都要成全." 事實上, 上帝不單止以律法來管理地球, 甚至連天上的秩序也是藉著他的律法(十誡)來維持的. 還記得上帝吩咐摩西建造聖所一事嗎? 地上聖所的設計和祭祀一事都是以天上聖所為藍本的 "他們供奉的事, 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 正如摩西將要造帳幕的時候, 蒙神警戒他, 說, 『你要謹慎, 作各樣的物件, 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 (希伯來書 8:5)
換言之, 天上聖殿的約櫃內必同樣存有"十誡"因為上帝曾咐摩西要把刻有十誡的法版放在約櫃內 "又當為我造聖所, 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 ....必將我所要賜給你的法版, 放在櫃裡." (出埃及記 25: 8 & 16) 既然在天上同樣存有律法(十誡), 那麼上帝當然會以"十誡"來管治和作審判天上地下眾生靈之用. 就如約翰在啟示錄中提到將來上帝施行報應時祂所使用的標準就是約櫃內內的律法(十誡) "昔在今在的主神, 全能者阿, 我們感謝你, 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 外邦發怒, 你的忿怒也臨到了. 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 你的僕人眾先知, 和眾聖徒, 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 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 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 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 隨後有閃電, 聲音, 雷轟,地震, 大雹." (啟示錄 11: 17-19)
總結:所以不管在舊約或新約時代, 上帝的律法(十誡)是從來沒有改變的, 因為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perfect), 能甦醒人心." (詩篇19:7) "這樣看來, 律法是聖潔的, 誡命也是聖潔, 公義, 良善的." (羅馬書 7:12) 既然 "耶和華的律法是全備, 聖潔, 公義, 良善的, 又能甦醒人心", 為何需要廢去呢? 沒有律法的世界會是怎樣呢? 律法(十誡)是以愛為根基的 - 你願意你的鄰居愛你像愛他自己一樣嗎(敬畏神和愛人如己)? 還是你不介意你的鄰居對你心存惡意呢?
朋友們看清楚了嗎? 安息日是很特別的日子, 因為它是在創世罪還未入世界時已經被設立, 而且是為人類的福祉而設立的. 不管是在舊約獻祭律法的時代或是在新約恩典時代, 聖經從來沒有證據證明安息日已廢. 甚至到將來, 安息日會一直永存. 阿門!
答: 關於這條問題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回答
1) 因現今基督徒普遍對以下這些經文有所誤解而導致.
A: 因耶穌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 所以以這日為主日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 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 來到墳墓前.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 他們就進去, 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 正在猜疑之間, 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 衣服放光....他不在這裡, 已經復活了. 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 怎樣告訴你們." (路加福音 24: 1- 6) 首先, 根據主耶穌親口證實, 主日 - 安息日 - 並不是七日的第一日(星期日)而是七日中的最後一日(現今的星期六)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 (馬可福音 2: 27) 不錯, 耶穌的確是在七日中的第一日復活但聖經中從來沒有提及到我們要把這日看成為主日(安息日), 耶穌更沒有吩咐我們要記念這日(星期日)作為聖日!
B) 約翰是在"主日"被聖靈感動看到異象因而寫成啟示錄 "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 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說..." (啟示錄 1: 10) 約翰在這裏所說的主日便是安息日(星期六)因為這是耶穌親口所說的. 根據聖經記載, 直到耶穌死後安息日也從來沒有改變!
C) 保羅和門徒在七日的第一日聚會擘餅, 這不是已經證明了門徒們已把主日由一周中的最後一天(第七天)改到一周中的第一天嗎? "七日的第一日, 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 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 就與他們講論, 直講到半夜." (使徒行傳 20: 7) 從這節經文中我們得知保羅所說的 '七日中的第一日' 是指當時安息日過後的晚上, 因為猶太人計算日子是由以 '日落到日落' 為一日. 加上保羅次日便要起行去亞朔, 所以便把握與門徒相聚的時間, 直講到半夜. 至於聚會擘餅, 這並不能代表門徒當時已經把'主日'由七日中的最後一日搬到七日中的第一日. 因為信徒在早期都經常 "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 且在家中擘餅, 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使徒行傳 2: 46)
D) 保羅不是在羅馬書說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 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嗎? (羅馬書 14:5) 這不是說明守哪一日為"聖日" (安息日)都可以到嗎? 當然不是! 這是因為人對羅馬書14章中所說的內容有所誤解才會有此看法. 從14章當中我們得知當時門徒對應否吃從市上買來的肉類(因不確定是與否用來祭祀過偶像的肉)而持有不同的意見 "有人信百物都可喫. 但那軟弱的, 只喫蔬菜." 這章經文的背景與哥林多前書8 & 10章所提到有關於吃祭偶像的食物都是關連的(請一併查看以便更清楚了解保羅的看法). 有一些"有知識"的門徒認為憑信心感謝主就百物都可吃因為"論到喫祭偶像之物, 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 (哥前 8:4) , 而另一班門徒(尤其外邦信徒)則恐怕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肉是曾經祭祀過偶像的因 "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 就以為所喫的是祭偶像之物. 他們的良心既然軟弱, 也就污穢了." (哥前 8:7) 所以才吃蔬菜.
保羅的意思是: 那班 '信心大, 有知識' 的門徒固然有權憑知識和信心不用查考肉的來源而吃因為他們 "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 也知道神只有一位, 再沒有別的神... 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 (哥前 8: 8) 所以"凡市上所賣的, 你們只管喫, 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甚麼話. 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 都屬乎主." (哥前 10: 25-26)
但若這'權利和知識'的自由會使其它信心軟弱的信徒跌倒的話就不要去行 "只是你們要謹慎, 恐怕你們這自由, 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因此, 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 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 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 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 就是得罪基督. 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 我就永遠不喫肉, 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 (哥前 8: 9, 11-13)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 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 基督已經替他死, 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 (羅馬書 14: 15-16) 凡事都應以眾人的益處先行, "務要追求和睦的事, 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 凡物固然潔淨, 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 就是他的罪了. 無論是喫肉, 是喝酒, 是甚麼別的事, 叫弟兄跌倒, 一概不作纔好." (羅馬書 14: 19-21) 因為神已收納了那些軟弱的, 所以門徒之間不認為此互論斷 "喫的人不可輕看不喫的人. 不喫的人不可論斷喫的人. 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 (羅馬書 14: 3)
很明顯這章的重點不在於"日日都一樣"這節經文, 保羅只是以我們各人對日子的重視性有所不同在舉例說明因, 例如有些人還會依舊守節期但其實已沒此需要. 因為基督的死已完成了舊約獻祭的預表, 但縱使選擇守節期也是"為主而守的" (羅馬書 14: 6), 更何況這章經文沒有指明"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 中的"這日/那日"是與安息日(主日)有關的. 不要忘記, 安息日是特別分別出來的日子, 是聖日, 設立於罪未入世之前的, 有著極其重要的含義, 是被記載於永恆不變的十誡當中, 所以當時不論是猶太人或耶穌及其門徒都對守安息日極為重視, 他們並沒有為'哪一日才應該守為安息日'這議題而辯論. 如果安息日(主日)在耶穌死後有所改變的話, 在聖經當中必有提及而且保羅必會與猶太人為此改變而有所爭論因為這對猶太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 但事實上, 聖經從未提及過此事! 不要忘記, 現代的以色列人到今日還遵守著安息日(一週中的第七日)呢!
E) 保羅叫眾門徒在七日的第一日把自己的進項(收入)抽出來留著, 免得他來的時候現湊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 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 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及至我來到了, 你們寫信舉薦誰, 我就打發他們, 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 (哥前 16: 2-3). 這不就是證明了昔日的門徒是在 '星期日'(主日) 捐獻嗎? 當然不是! 首先, 在這節經文中根本沒有提及過他們正在聚會當中, 也沒有說明這些"抽出來留著的款項"就是作為崇拜時的奉獻. 很明顯的是保羅在建議他們要有規律地捐獻, 就是在七日中的第一日(星期日)抽出來留著. 因為如果在前一天 - 即安息日做這事是不合宜的. 所以保羅建議等安息日過後才做此事.
F) 在希伯來書4章9節中說: "這樣看來, 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 為神的子民存留.", 這節經文不就是就證明了在新約時代信徒們應該守"另一安息日"(星期日 - 七日中的第一日)而不是舊約中的那安息日嗎?
首先, 這節經文清楚指出"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 而不是在說"必另有一安息日"為神的子民存留. 所以根本不是在說'安息日'已經改變了. 那麼希伯來書的作者所說的安息是什麼意思呢?
這便要從第三章及第四章的內容來理解這'安息'是指什麼. 如早前所說, "安息"(Sabbath) 這詞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的意思都是停止, 休息(to cease, desist, rest). 這詞在三章及第四章中除了是指肉體上的安息之外, 還包含屬靈上的安息 - 即是放下己見, 不再做自己的工, 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功勞來得救, 而是完全信靠神. 因衪是那位從無到有的神, 叫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神. 祂既能藉著他的兒子(基督)創造諸世界, 祂也必能同樣藉著他兒子將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 按著祂旨意重新創造我們, 過着聖潔的生活. 我們務要要信從神的應許和教導從而在靈上得安息!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 乃是歇了自己的工, 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 (希 4:10). "你們要休息, 要知道我是神." (詩篇 46:10) 神期望藉著賜下安息日給祂的子民能使他們明白要有完全依靠祂的心 - 不單止在安息日(星期六)停止屬世的工作, 更應每刻倚靠祂的教導和應許來生活 "你若在安息日掉轉〔或作謹慎〕你的腳步, 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 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 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 而且尊敬這日, 不辦自己的私事, 不隨自己的私意, 不說自己的私話, 你就以耶和華為樂. 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 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 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 (以賽亞書 58: 13-14) 這也是我們經常所說"因信稱義"的意思之一.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第三章及第四章中指出昔日以色列人因心中不信而不能進入神為他們在地上準備的安息地(希 3:7-19) - 就是神應許賜給他們的迦南地. 縱使約書亞後來帶著下一代的以色列人進到迦南後, 他們還是多次偏行己見, 對上帝藉著摩西向他們的的教導(申命記 4 - 30章)顯出不信和叛逆, 只因他們心中從未肯真正的停下來安息(放下己見)! 希伯來書的作者以此來勸勉新約時代的信徒務要順從和信靠神的話語 "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 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希 4:11), 又引用大衛的說話 "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 就不可硬著心."(希 4:7), 要信靠基督這位天上的大祭司從而得以進入神的安息, 將來亦能進入天上的迦南.
可惜的是現今大多數的基督徒都拒絕遵守安息日, 但願主幫助他們能明白及接受這真理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 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你們竟自不肯." (以賽亞書 30: 15)
2) 因歷史/政治因素和人為/傳統而導致以星期日(一週的第一天)代替星期六為主日(安息日)! 這些轉變都不是出於聖經! 換言之, 在聖經內是找不到任何理據來支持這改變的.
以下部分資料內容由中文/維基百科全書提供, 僅供參考!
在第一世紀時, 安息日還是在一星期中的第七日(星期六). 但由於羅馬皇室一直都非常討厭猶太教因為 "羅馬帝國眾多的殖民地中最難統治的種族就是猶太人 - 早期的基督教徒多是貧苦之人, 由於他們具有明顯的反抗意識, 不與統治階級合作, 因此多次遭到羅馬統治者的迫害. 加上在多神信仰的羅馬人的立場上不能理解信一神的猶太人, 並且以信仰為由未能很好地順從羅馬的命令, 因此猶太教成為了眼中釘般的存在. 但是基督教也信一神, 猶太人和基督教人都遵守第七日安息日, 因此在羅馬人的立場上將基督教視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支而施加迫害."
"公元132年, 猶太人巴爾·柯巴自稱是基督, 帶領猶太人武裝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 於公元135年猶太起義被鎮壓, 羅馬皇帝哈得良(Adriano)下達命令:“禁止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 甚至不許他們站在遠處眺望他們列祖之地.”(Eusebius《Ecclesiastical History》book4 chap.6.)
猶太人被迫流亡到世界各地. “巴勒斯坦荒廢了. 耶路撒冷改名為開普吞林那(Aelia Capitolina), 成為外邦人的城邑. 城中充滿異教拜偶像之風. 割禮, 守安息日及講解律法等事, 都被禁止了.”(Robert Rainy《The Ancient Catholic Church》P.19,New York:Scribners,1902) 城中的教會由外邦人組成, 因為只有外邦人才能進城禮拜. 從此基督教發生了大變化. 另外猶太教只信《舊約聖經》, 不信《新約》, 也不信耶穌是基督, 所以基督徒為了避開迫害都儘量與猶太人劃清界線, 並盡力設法遠離猶太人的儀禮. 在2世紀開始羅馬教會的基督徒們開始接受羅馬人的太陽崇拜日(星期日 - 崇拜太陽神密特拉的宗教)為聖日, 代替了安息日. 據說密特拉教是從波斯的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延伸出來的宗教, 是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進入羅馬的. 太陽神密特拉主要是軍人階層熱烈信奉, 之後被皇室接受, 升格為帝國和皇帝的守護神. 而密特拉教的聖日就是星期日(Sunday)."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有些外邦進教的信徒, 以為安息日乃猶太人的安息日. 猶太人既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基督徒大可不與他們同守一日. 但是有些信徒仍不願拋棄安息日, 於是各監督中有人設法提倡復活日為快樂日, 使信徒可以吃喝快樂. 安息日乃主在墳墓之日, 當在這日刻苦禁食. 藉此方法, 使人歡喜復活日, 而厭煩安息日. 從那時候開始, 好長一段時間, 許多的基督徒, 都守這兩日為主日; 也有一些人只守安息日." (Source: 守星期日的來歷和獸像的關係) 從此羅馬教會的禮拜日期漸漸變成了星期日." 由於反猶太人情緒高漲以致當時在基督教中有種說法: “誰愛護猶太人……誰就不應列在基督徒和傳道人的行列.”(Syriac document《The Teaching of the Apostles》Articlel 5.)
從此以後, 這種反猶太人情緒與日俱增. 君士坦丁皇帝曾說:“但願我們從今以後不要有一件事與那可憎的猶太人相同.”(Euscbius《Life of Constantine》book 3,chap.18.) 他頒布法律說: “一個基督徒不應該為猶太人服役.”(同上book 4,chap.27)
"在奧爾良(Orleans)第三次議會上通過一條法律:“基督徒不可與猶太人結婚, 甚至不可與他們同餐.”(Third Synod of Orlcans, Canon 13.) 這種反猶太人情緒甚至到了公元364年還不減退, 老底嘉議會通過一條文:“基督徒不應猶太化, 也不應在星期六(即安息日)停工. 如果被發現有猶太化的情形, 就要驅逐出教, 與基督無份.”(Council of Laodicea, Canon 29.)
公元313年, 當時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還屬非法宗教的基督教因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所頒佈的 '米蘭敕令' (Edict of Milan) 使其狀況有所變化. "此詔書宣布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 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米蘭敕令是基督教歷史上的轉折點, 標誌著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對基督教從鎮壓和寬容相結合的政策轉為保護和利用的政策, 從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為被承認的宗教."
"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 他頒布法令賜予基督教以諸多特權, 如教會有權接受遺產和捐贈, 教會神職人員能夠豁免賦稅和徭役, 信奉基督教還成了晉升國家高級職位的一條捷徑. 他本人還建造了多座知名教堂, 如耶路撒冷聖墓教堂等."
那為什麼君士坦丁要頒佈米蘭敕令呢? 因為政治因素 - 為利用基督教為他的統治服務. 雖然"當時基督教在羅馬帝國還是非法宗教, 各方面勢力都在壓制基督教發展, 可是基督教強大的吸引力使它逐漸在帝國盛行起來, 為了向日益盛行的基督教尋求支持, 也為了聯盟另一奧古斯都李基尼烏斯......
"雖然君士坦丁一世通過'米蘭敕令'公認了基督教並逐漸展開擁護基督教的政策, 但君士坦丁一世並沒有完全改信基督教. 他直到死一直擁有稱作 Pontifex maximus的宗教界最高祭司長職位, 他將最喜歡的不滅太陽神密特拉和基督作為同一神理解. 也就是說他不是純粹的基督徒, 只是在政治立場上選擇了可以把帝國整體捆為一的基督教." 存有這種思想的君士坦丁爲了方便更多的異教徒聽道及加入教會, 於公元321年3月7日頒布了'星期日休業令'('Dies Solis' - the day of the sun - "所有裁判官和市民以及技工, 應於尊貴的太陽日休息. 鄉下人則不受約束, 可以繼續從事農活, 因為休息日最適合撒種和秋收, 不應錯過按神的旨意所賜的良機, 因為這種季節時間短暫.” -- 西元321年3月7日 (Codex Justinian 3.12.2 [some list as 3.12.3]; English: Ayers, pp 284-285; Latin: Krueger, p 127) 換言之, 君士坦丁一世因擔憂帝國的分裂, 所以他希望利用當時星期日即是太陽神祭日(又是部分基督徒的禮拜日)來維持國家在有秩序下得到統治.
君士坦丁 (他的母親是虔誠的太陽神塔模斯的敬拜者) 藉此正式將羅馬崇拜太陽神的密特拉教中的星期日禮拜引入基督教中. "在321年之前只有羅馬教會和其影響力之下的部分教會開始遵守星期日, 但321年頒布的《星期日休業令》是藉著皇帝的權威強制全體市民在星期日休息, 以致一向遵守安息日的其他地區教會也屈服於羅馬教會了." 雖然當時的基督徒還可以遵守安息日(現今的星期六)但同時亦要遵守人為的'偽安息日'(星期日), 君士坦丁此舉無疑是公開地將太陽神祭日高舉與上帝的安息日看齊(雖然這並不是他的真意圖) - 將人的權力等同於上帝, 此行為在聖經中稱為褻瀆(馬太福音 9: 1-3). 另外我們亦可藉此事看出上帝的慈愛, 因衪從不強迫人遵守祂的誡命(意指在執行上), 他是給予人自由選擇的(當然世人最終都要為自己所選擇的而負責)
在承認基督教的地位後,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恢復了羅馬帝國的統一, 並成為羅馬帝國的獨裁統治者. 在公元364年召開老底嘉會議, 教會更進一步將安息日從星期六改至星期日. 在該會議中, 他們定立了一條律法:「基督徒不可像猶太人遵守安息日, 在星期六閒懶不做工……相反地他們應該在那日做工. 但他們都當遵守主日(星期日), 在那日基督徒應該儘可能不做工. 若他們被發現像猶太人遵守安息日, 則他們就要被排斥, 與基督隔絕.」(教會歷史會議, 第二卷, 第316面). 隨著基督教的地位不斷擴大, 到了公元380年另一位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 )正式公布薩洛尼卡敕令, 宣布基督教為帝國的國教. 公元393年, 狄奧多西一世頒布一系列法律, 禁止其他所有非基督教宗教習俗, 其中包括希臘的古代奧運會, 同時“取締一切異教迷信活動”. 從此, 基督教發展成羅馬 - 地中海的唯一正統宗教.
無可否認, 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演變, 人們已習慣在星期日休息/禮拜了. 今日的基督教界都受它的影響, 仍然因歷史和人為/傳統而遵守'偽安息日'(星期日), 把沒有聖經依據平凡的一日取替上帝的聖日.
或許現今的信徒們都認為守哪日為安息日都不重要, 但其實這是在考驗我們(信徒)到底是忠於聖經還是忠於人為/教會的傳統(由天主教的權威所改變的主日). 我們到底是忠於神還是忠於人呢?
大家不妨看看以下天主教的聲明, 然後再作決定!
"天主教在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中致詞時公開宣佈:「教會傳統超越聖經. 所以, 教會的權威是不受聖經權威約束的. 因為教會曾將安息日改為星期日, 不是由於基督的命令, 乃是藉着教會的權威.」" (通俗與傳統, 第263面) 問題: 聖經中有否提及過教會的權威能超越上帝的權威/誡命?
"1893年天主教 《明鏡報》 說 :「天主教會在基督教會(基督各教派)尚未存在一千多年之前, 就已經藉着她神聖的使命將那日從星期六改為星期日」 "
天主教「信徒要理問題」中寫道:
"問:「安息日是那一日?」
答:「星期六是安息日。」
問:「我們為何守星期日,不守星期六呢?」
答:「我們守星期日, 不守星期六, 是因為天主教會在老底嘉會議時(主後三六四年), 已將那日子的嚴肅性. 從星期六轉移到星期日了.」"
天主教紀南神甫在其所著「要理問答」第174面說:
問 :「還有何法可以證明天主教會設立節期的權柄呢?」
答:「若是天主教會沒有這種特權, 就不能改變第七日的安息日, 以第一日的禮拜日來代替. 這種改變, 雖然沒有聖經許可的根據, 而現代各宗教家多數贊同的。」
"1894年三月「天主教世界」 809面說:「教會用了異教的哲學, 使其成為反對異教的盾牌. 她用異教的眾神廟, 使其成為眾殉道者的聖廟, 它今天仍在. 她用了異教的星期日, 使其成為基督徒的禮拜日.……故此,教會似乎在這些國家中說:「保留古時異教的名稱吧, 它仍將被奉獻成聖。」故此, 那本來奉獻給波德神也叫太陽神的異教的星期日, 變成基督教的禮拜日, 獻給了耶穌. 羅馬教徒聲稱:「改正教會之遵守星期日, 證明他們是自相矛盾, 是向羅馬教會的權威低頭」(西格《論今日改正教》213頁)"
“新教拋棄了教會的權威, 其星期日理論沒有充分的理由, 從邏輯上講, 應該與猶太人一起遵守星期六.” 美國天主教季刊評論,1883 年 1 月
“你可能會從《創世記》到《啟示錄》讀完《聖經》, 你不會發現任何一行文字都授權星期日為聖. 聖經執行遵守星期六的宗教儀式.” 我們父輩的信仰 . 吉本斯紅衣主教 p.89
“聖經說記住要守安息日為聖日. 天主教會說不! 我以我神聖的力量廢除了安息日, 並命令你們守一周的第一天為聖. 整個文明世界都虔誠地服從神聖天主教會的命令.” 美國哨兵,恩萊特神父,1893 年 6 月
“Sunday is our mark of authority… The church s above the Bible, and this transference of Sabbath observance is proof of that fact.” Catholic Record, Sept 1, 1923
"當然, 天主教會聲稱這一改變是她的行為, 而這一行為是她教會權力的標誌." 我們父輩的信仰 . 吉本斯紅衣主教
"在聖經中, 我們沒有發現基督或使徒命令將安息日從星期六改為星期日.我們有上帝給摩西的命令, 要守安息日為聖日, 即一周的第七天, 星期六. 今天, 大多數基督徒都遵守星期日, 因為它是由[羅馬天主教]教會在《聖經》之外向我們啟示的” To Tell You the Truth, The Catholic Virginian, Oct. 3, 1947, p. 9
"既然《聖經》中規定了星期六, 而不是星期日, 那麼那些自稱直接順從《聖經》而不是順從教會接受宗教信仰的非天主教徒遵守星期日而不是星期六, 這難道不奇怪嗎? 是的, 當然, 這是不一致的, 但這種改變是在新教誕生前大約十五個世紀進行的, 那時這一習俗已被普遍遵守. 他們延續了這一習俗, 儘管它依賴於天主教會的權威, 而不是基於聖經的明確文本. 這一紀念活動至今仍讓人想起母教會, 非天主教教派像一個離家出走的男孩一樣脫離了母教會, 但口袋裡仍然揣著一張母親的照片或她的一綹頭髮." 約翰·奧布萊恩博士,《百萬人的信仰》, 第 543-544 頁
"耶穌說....如經上說,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 心卻遠離我. 他們將人的吩咐, 當作道理教導人, 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 拘守人的遺傳." (馬可福音 7: 6-8)
“理性和常識要求接受這些選擇中的一個或另一個: 要么是新教和守星期六, 要么是天主教和守星期日. 妥協是不可能的.” 天主教鏡子 1893 年 12 月 23 日
"她把異教徒的星期日變成了基督教的星期日……因此,獻給巴爾德的異教星期日變成了耶穌的基督教星期日." 《天主教世界》, 1894 年 3 月, 第 17 頁 809
“星期日是天主教的一個機構, 它所聲稱的遵守只能根據天主教的原則來辯護……從聖經的開頭到結尾, 沒有任何一段經文可以證明每週的公共禮拜從一周的最後一天轉移到一周的一天.” 天主教出版社(悉尼)1900 年 8 月 25 日
"如果新教徒遵守聖經, 他們就應該在安息日敬拜上帝. 他們遵守星期日是遵循天主教會的法律.” 巴爾的摩總教區院長阿爾伯特·史密斯 (Albert Smith) 在 1920 年 2 月 10 日的一封信中代表樞機主教回信
朋友們, 看到嗎? 連天主教自己也承認現在普遍基督教會所守星期日崇拜的原因並不是來自於聖經, 而是來自於他們教會的權威. 換然之, 這正是耶穌口中所說'拘守人的遺傳'. "耶穌說, 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 是不錯的, 如經上說,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 心卻遠離我. 他們將人的吩咐, 當作道理教導人, 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 拘守人的遺傳." (馬可福音 7: 6-8)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部分基督教信徒是怎麼說的.
"「當然, 我十分清楚, 從基督教的教會手冊及其它資料, 我們知道, 用星期日為宗教禮拜的日子, 始自早期基督教歷史. 但是它帶著異教的標記,以太陽神為名, 由背道的教皇採用及批准, 又作為神聖的產業傳給基督教, 這是何等可悲!」 赫斯各斯博士 紐約傳道人會議 1893
"「聖經中並無命令要求我們守一週的第一日為基督教的安息日」" 公理會弗勒 Orin Fowler著:「浸禮的方式」
"「守主日(星期日)在上帝的命令中是找不到的, 只能在教會的權柄中找到」(天主教安息日手冊中所引「奧期伯信條」) 信義會
"「將一週的第一日定為主日,並無直接的聖經根據」"(陸迦斯博士Dr. D. H. Lucas 「基督教聖日報」1980
各位朋友, 歷史是不能推翻的, 天主教自己亦承認以自己的權威設立的 '星期日' 代替了上帝的安息日, 若信徒在認識真理後仍堅決遵守星期日為安息日的話, 那麼便與接受異端無異. 試問一位忠誠愛主的基督徒豈會跟隨人的遺傳而令上帝蒙羞呢呢?
在聖經中'啟示錄'提到將來凡沒有受獸印, 獸名, 獸名數目的或拒絕拜獸像的人都不能作買賣和會被殺害. 而這些事情是與敬拜有關的, 你知道嗎?
"又有權柄賜給他叫獸像有生氣, 並且能說話, 又叫所有不拜獸像的人都被殺害. 他又叫眾人, 無論大小貧富, 自主的為奴的, 都在右手上, 或是在額上, 受一個印記. 除了那受印記, 有了獸名, 或有獸名數目的, 都不得作買賣." (啟示錄 13:15-17) "And he had power to give life unto the image of the beast, that the image of the beast should both speak, and cause that as many as would not worship the image of the beast should be killed. And he causeth all, both small and great, rich and poor, free and bond, to receive a mark in their right hand, or in their foreheads: And that no man might buy or sell, save he that had the mark, or the name of the beast, or the number of his name."
"凡住在地上, 名字從創世以來, 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 都要拜他." (啟示錄 13:8) "